在风水学中对风是忌讳的,但这仅指对人体危害较大风速的风而已,并不是完全不要风,只是“风”要“藏”,缓慢的气流在住宅中还是必不可少的,传统住宅的照壁、屏风等的作用之一是使快速的气流变得缓慢下来。风水学中讲“凡人家,屋门乱杂错综向,必定兄弟不和睦,屋后人家有两向,便断大家忤逆足。凡人家,厝屋滴水若相连,定主患眼实难当,又克妻房损长子,犹兼气疾缠绵绵。凡人家,屋门前土堆重重,人住房内主堕胎,更兼眼疾年年有,火灾加临更莫开。”这些说法或多或少的说明住宅要有通风间距,朝向利于通风等等。
室内外空气在一般情况下不断地进行交换,这种交换即居室的通风或换气。住宅房间必须有适当的通风换气,以改善室内微气候,减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室内来源的有害气体的浓度,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尘数量。
住宅中的通风一般是采用自然通风。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,较经济和适用。但因受外界气象直接影响较大,通风不够稳定。住宅中的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风压作用而形成的。设想空气是在一个极大的渠道中流动,房屋处于这个渠道中,当风吹向房屋迎风面墙壁时,气流受阻后改变原来流动方向沿着墙面和屋项绕过房屋。在迎风面,由于气流受阻,迎风面的空气压力增大,超过大气压力。在背风面,由于气流形成旋涡,出现了空气稀薄现象,所以该处的空气压力小于大气压力。实际工作中,空气压力超过大压力时称为正压(十),小于大气压力时称为负压(一)。在正压区设进风口,在负压区设排风口,这样一压一吸,风从进风口进入室内,把室内的热空气或有害气体从排气口排至室外,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。如因建筑密度过大,或没有很好的考虑主导风向,或因门窗面积过小或安排位置不当时,可以采用机械通风。厨房和卫生间因油烟气和臭气太大,且往往难以有良好的自然通风,则要使用机械通风和增设排气管道。
在改善夏季室内微气候上,主要是能使室内有一定的风速,即形成穿堂风。在严寒的冬季室内则应避免穿堂风的形成,需要利用通风以维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时,可以安装适当的气窗。根据测定,形成适宜室内气候的风速在0.2~0.5米/秒,最大不宜超过3米/秒。建筑物和自然通风一方面和风向、风速、建筑物内处的温差等因素有关,另一方面与建筑设计如建筑的朝向,进出风口(门窗、气窗)面积的大小和位置,以及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有关。
住宅主要朝向(一般为南向或偏南向)前后与其它住宅之间,应有一定的间隔距离。而这个距离通常是由建筑日照要求决定的,所以称其为日照间距,这是因为房屋前后的日照间距,通常大于它们在室外使用、绿化、通风、防火或其它方面要求的间距。
房屋日照间距的要求,是使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,保证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。房间日照的长短,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,这个相对位置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,它和建筑物所在地理纬度、建筑方位以及季节、时间有关。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正午十二时太阳的高度角,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,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: 式中L为房屋间距(日照间距),H是前排房屋檐口和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,α为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(当房屋正南向时)。在实际设计工作中,房屋的间距,通常是结合日照间距卫生要求和地区用地情况,作出对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,如L/H1=0.8、1.2、1.5等等。在高纬度地区和农村,日照间距要求可大些,L/H1常取1.5~2.0,即房屋前后的间距是房屋高度的1.5~2倍。低纬度地区在1.2~1.5左右。城市用地很紧张,日照间距往往达不到日照卫生要求,但一般要求不小于1,但实际情况中,许多仅有0.8甚至更少,这种住宅状况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.
6182434448 2024-11-14 07:03